3月23日,以“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共融发展”为主题的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在京举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注重辨证论治、“以人为本”、“治未病”等理念,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这也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全文见“声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主持开幕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志勇,卫生部原副部长曹荣桂,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出席。
王国强指出,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讨平台,将对中医药学乃至整个医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医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特点,如重视整体,注重“平”“和”,强调个体化,突出“治未病”,方法简便,弘扬“大医精诚”理念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把其作为国家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给予了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特征。
王国强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传染性疾病逐步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原因,同时面临重大的新发传染病威胁,以高投入、高成本、高技术、低产出为特征的医疗模式,给国家、社会、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难以维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人们的健康观念、对医学目的的认识有了重大转变,对医学模式逐渐调整,医学发展更加注重预防、自我保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中医药学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们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注重从人的整体功能状态来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注重实施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注重“以人为本”而选择人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治未病”理念而强调个人的养生保健,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这也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可能。
会议期间,杰克·绍斯塔克、理查·罗伯茨、阿龙·切哈诺沃、埃里克·马斯金、罗伯特·默顿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陈可冀、吴以岭、王辰、刘新垣、史蒂夫·卡伊等多位来自中美两国的医学院士围绕国际生物医学技术的前沿、中医药学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与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的理论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问题演讲并就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共融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针灸学会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