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办、校长办公室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本站首页

决策参考
引领社会 服务社会
发布日期:2013-05-27浏览量: 
       

引领社会 服务社会

——从大学功能看高等学校的内涵

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齐涛

大学的功能应该怎么看?最近有人在科研、教学、服务这些概念基础上,又提出加一个“文化”,大学要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文化融合的机器,认为大学的功能应该是教学、科研、服务、文化。如此一来,就会越加越多。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的功能到底应该怎么定位?换一个角度思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引领社会,服务社会。”所谓引领社会,就是大学应该自觉地承担起以科学、思想、文化来引领社会的历史责任,要为社会提供科学、思想、文化,使大学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科学摇篮、文化基地。当整个社会出现功利化倾向的时候,大学应该保留净土的本色,应该有自己的象牙塔,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流,而不是浊水,这就是“引领社会”。否则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就无法立足,整个人类的文明也将不知何去何从。这应该是大学最神圣的历史责任。所谓服务社会,就是用大学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所培养的人才去推动社会的发展。
  用“引领社会,服务社会”来概括大学的功能,笔者认为是比较恰当的。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讨论大学的内涵发展,应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大学的内涵应体现在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上
  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引领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靠什么引领社会,怎样引领社会?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对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有很多的讨论,但大都仅限表层,缺少从构成方面进行的深刻讨论。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构成,第一应当是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大学校园里,应该充满着爱国精神,要时时刻刻教育我们的学生,牢固地树立起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应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是学术精神。洪堡在1810年备忘录里有这么一段话:“国家不应该把大学看成是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总的来说,政府应使大学在学术上有所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础,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其成效是远非政府的眼前布置所能预料的。”这就是说,保持大学与社会的相对超脱,是大学长远发展的前提。
  第三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实际上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大学不是只教给学生一个技能,还要培养他们一种精神。人文精神的体现是方方面面的,读一读唐诗宋词,看看“大江东去”,再读读“大漠孤烟直”,你曾感受到的那种心灵的撞击,是人文精神;学会友好相处,学会感恩,是人文精神;学学孔子的文化观,学学孔子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人文精神。但现在社会上缺少人文精神,大学里面也缺少人文精神。
  第四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有很丰富的内涵,首先是一种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在科学上的探索与幻想,在科学上的一种反向思维。如果大学里一定要照本宣科,一定要有标准答案,那这就不是培养科学精神。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拿到幼儿园,孩子们能给出几十种答案来,有的说像太阳,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杯子,有的说像皮球;到了中学,中学生能给出十几种答案;到了大学,就只能给出一到两种答案;到了成年人,一种答案也给不出来,因为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实际上这是科学精神逐渐丧失的过程。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起源于科学幻想,但幻想的提出很关键,只要提出就有可能实现,所以科学幻想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经营与办学效率上
  大学不是产业,也不能当企业来办,但是大学必须学习和引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我们的大学制度,最后形成现代的大学制度。目前的大学制度,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学制度。大学如何经营?怎样通过经营提高办学效率?实际上是两种经营,第一个是经济运营的经营,就是大学投入产出的一种经营,要思考什么是大学的最佳规模,什么是办学的盈亏点?第二个就是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结构的经营。从学校办学方向、办学结构的经营来看,专业设置应该面向社会需求并适当超前。据报载,随着我国社区卫生医疗制度的推进,社会对全科医生的需求越来越大,全国近期需求量约十万人,而我们国家每年毕业的全科医生数才4000人左右,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全科医生供不应求。但是从这些毕业生实际的就业状况来看,社区医院他们不愿意去,大医院实际上又不需要他们,大医院要的还是专科医生,这样就又出现了就业难。有的省直接规定,全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到基层和社区医院,这也不合理。因此说如何合理科学地设置专业,就是个经营问题。要考虑新上专业的成本,考虑新上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还要考虑社会需求与真实的就业岗位有多大的差距,它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要认真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有需求就培养。
   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定位与办学质量上
  目前高校的定位有两个问题,一是“大而全”,都想办成全科类的综合性大学,本科学院在朝这方面努力,朝着全科性的综合大学迈进,高职学院也开始往这条路上走。二是拼命地上层次,高职要升本科,本科想上硕士单位,硕士单位想上博士单位。我们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拼命地努力往高学历层次上走,而不是考虑自己适合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内涵是无法体现的。大学定位和办学质量是两个紧密相联的概念。首先要定位准确,分开层次,然后才能考虑质量。
  目前中外高教理论界对高校层次和划分标准存在不同意见。从山东高校看,按照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排序来分比较恰当,可分为三个层次类型:第一个是教学、科研、服务型,以博士学位授予的学校为主;第二个是教学、服务、科研型,除了博士授予单位之外的其他本科学校;第三个是教学、服务型,主要是高职院校。第一个类型主要培养高端人才,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大学教师、专门的科研人员,以及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主要生源,对这部分学校的质量要求和培养方式,应该有特定的模式,就是课堂教学加学生的学术研究,实施研究生式的教学;第二个类型是普通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三个类型就是高职院校,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大而全”和不断上层次,在过去来看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不注重内涵发展,不注重特色发展,就没有生存空间。“大而全”并非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即使在一些进行高端教育的大学里,也应该体现出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办学理念。
   大学的内涵体现在大学特色和大学地位上
  我们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大学。为什么提“知名大学”,而不提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我们认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法只是一个角度,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还是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体现在学校的知名度上,所以“知名大学”也是比较恰当的提法,这应当是大学办学的一种追求。但是,知名大学靠什么来体现?要靠知名的教师、知名的课程、知名的教材和知名的学生。过去我们比较看重专业,今后我们应该把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重要单元来考虑,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这是大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专业是个不确定的因素,是学分和课程组合而来的,而课程是个确定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
知名学校要靠知名教师,知名教师要靠知名课程。核心是课程,而不是专业。其次是知名教材,要提供和使用知名教材。其三就是要培养出知名的学生。这几种因素最后合成,就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了。有了知名度,学校的地位自然就得到社会的认可。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每一所大学既然是法人实体,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是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知名度上存在差异。把大学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是不对的,对一所大学来讲,真正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一类学校都应当是在合适的办学层次上,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学历攀升。有了自己的知名教授、知名课程、知名教材、知名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点,自己的地位,知名大学的意义就在这里。如何促进大学内涵的发展一是高校要“依法自主办学”。《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主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总体上说落实得还不彻底、还不到位。《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自主办学行为作了规定,主要包括,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等等。这些内容更多属于学校内涵发展。既然法律赋予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性,作为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就应该认真研究你可以行使的自主办学权力,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在内涵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有一个问题在于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对办学自主权内涵认识的不一致。管理部门较容易将办学问题行政化;而高校则更愿意将办学自主权理解为保障“学术自由”的一种特权。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管理部门喜欢用行政的思维对待学术活动,将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分割开来。比如,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应该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而高校则应该尽快建立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办学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会用“权”也要用好“权”。
  二是改革高校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大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改革过去以量化为主的评价,改革过去以评优为主的评价。这种改革,并不是否定和抛弃“量化和优化”的评价,而是现在这种评价走到了极端。要给教师一个自由的学术空间。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能不能从资格质量的监督、保障这个角度来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非常重要,需要我们认真地讨论和研究。
  三是营造一个良好文化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缺少的仍然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我们传统中功利的东西太多,对眼前利益看得太重,所以,营造一个文化与社会环境,对大学内涵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中国教育报》2006728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

吉林大学 韩晓峰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加凸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其关注的是人对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价值、人对自然的价值,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2l世纪中国大学精神所应凸显的人文关怀,是大学和大学人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化解现实社会各种危机和矛盾冲突,培养“全人”的道德意志和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提倡公平竞争、理解、宽容,共同发展,从而化解激烈竞争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文关怀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权利,强调生命价值的平等,从而消除人与社会的对峙;人文关怀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共生共荣。要求人不是屈从于实用功利而是从内在道义优化生存环境,从而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物质的增长必须从属于主体的需要,从而化解人被异化的危险。真正的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而不应该像尼采所形容的“把人变成机器”的“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场”,人文关怀,能使大学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大学夏注重于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修正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加凸显科学理性

  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更多地表现为探求真理的执著与牺牲、坚持真理的超越与创新。这是一种“忘我”与“殉道”的精神。刚刚起航的21世纪,科学文化仍然是决定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彰显科学文化的地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如此,2l世纪的大学必须坚定科学理性这一伟大的精神气质,弘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而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集中体现了科学精神的理性。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追求真理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就是要勇于为真理献身。科学精神的另一重要要素是勇于创新。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不只是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发展。勇于探索自然科学中人类的未知世界、攀登科学高峰,勇于追求人文社会科学的至真、至善、至美,不只是大学人的神圣职责,更是大学人的精神品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对当代中国的大学的科学精神而言,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具现实意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之价值不仅在于支持大学完成发展科学的使命,也在于培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人。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加凸显文化自觉

  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场所。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弗莱克斯纳说:“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s)。”对大学文化的自觉精神作了深刻揭示。大学不仅传递文化,更重要的是选择、批判、创新和超越文化,批判性、前瞻性和引导性是文化自觉精神的基本特征。在信息时代、物化时代、多元文化时代,大学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理性批判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以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高等院校及其师生应当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地就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通过不断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增强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并成为预测、警报和预防的中心”。正如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时所言:“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理性批判精神有利于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建构独立自主、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经济理性,张扬平等、正义、良知、慈善等人文理性;有利于消除权力崇拜,形成平等权利观,从而提升法理精神和民主意识;有利于消除耻言理想、消解价值、躲避崇高等社会文化的庸俗化倾向,重建理性的文化意识、人文意识;有利于整合社会价值观,统一信仰,重建价值世界的理性秩序,增强民族凝聚力。大学是知识、思想、理性精神的诞生之所,是为民主社会树立知识标准与思想标准的圣地。大学的文化自觉精神既是大学本质的显现,又是社会价值世界的灵魂。它不仅关乎大学的命运,而且关乎人类的命运。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加凸显卓越意识

  不同于大学传统的精英教育,21世纪的中国大学正在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着科学知识的简单化、思想文化的世俗化、知识分子的平庸化,它强调的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伯顿·克拉克认为,任何时代的大学都是操作和控制高深知识的社会机构,它的基本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各民族中比较深奥的那部分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有关技能。大学作为一种生产、传播知识和真理的精英群集的学术共同体,还负有率先引导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职责。所以,大学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组织而存在于社会,大学必须保持卓越意识,进行优秀教育、卓越教育、完美教育。卓越意识不是贵族意识、英雄意识,而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优秀文化、培养优秀人才的精品意识、优秀意识、先进意识。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但大学更重要的使命是生产知识、发展科学文化、探求真理、培养人才,21世纪的大学依然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科学的殿堂”和“人类精神的家园”。这是大学的学术属性决定的,抛开了这一属性,大学就无所谓大学,更谈不上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源”、“人才源”和“思想源”。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的竞争日趋激烈,时代赋予大学更艰巨的使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水平,取决于核心生产力和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中国大学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大学要在文化选择上发挥作用,导引社会文化的正向发展,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国大学应该成为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只有秉承卓越意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也是大学的本义,是21世纪中国大学精神的时代要求。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加凸显开放包容

大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大学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开放、包容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使大学不断获取和更新推动大学发展的动力。中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蔡元培、梅贻琦等著名教育家吸收和借鉴了欧美优秀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缔造了中国的名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大学如斯,大学人亦如斯。2l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知识爆炸、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大学必须敞开胸襟,用开放精神、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来开拓大学的未来。开放、包容精神要求打破封闭保守的藩篱。21世纪中国大学不能以传统的经院方式封闭性运行或永远简单地重复自己,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的开放,吸收来自大学外部的信息和资源,以取得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并通过服务社会来满足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并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开放精神要求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创新制度,更新教育思想、科研意识、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理念,树立面向世界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目标。开放精神要求保持民族特色,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大学精神从来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直接移植和简单地嫁接,西方大学优秀精神的吸收还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国大学精神才能光大。

《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4


主送:学校各位领导

主办: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秘书科 20061115

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电话:86045228 传真:86172345
地址:长春净月国家高新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